多元对话比较文学概论尔雅答案2024版100分完整版

多元对话比较文学概论尔雅答案2024版100分完整版

狄市访休绰胖年潜蓖喜摄貌冻

1.二十一世纪的比较文学

1

《一门学科之死》的作者是()。B

  • A、

巴斯奈特

 

  • B、

斯皮瓦克

 

  • C、

克莱齐奥

 

  • D、

安德拉德

 

2

下列不属于二十一世纪比较文学学科背景的是()。C

  • A、

多文化发展

 

  • B、

文化霸权主义兴起

 

  • C、

文化原教旨主义逐渐消失

 

  • D、

哲学思想转变

 

3

()曾经认为比较文学这一学科气数已尽,后来又在《21世纪比较文学反思》中推翻这一说法。D

  • A、

别林斯基

 

  • B、

安德拉德

 

  • C、

斯皮瓦克

 

  • D、

巴斯奈特

 

4

比较文学主张“对话”的意义,其中包括重新确定人的生存方式。()正确

 

5

在俄国文学批评家别林斯基看来,事物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完全不相容的。()错误

 

1.2 坚守传统文化和接受外来影响的关系

1

在比较文学研究中,自我和他者关系中最重要的概念,不包括()。D

  • A、

互补

 

  • B、

互证

 

  • C、

互识

 

  • D、

互抗

 

2

陶渊明的诗句“当尽便须尽,无复独多虑”,表现出()的情绪。B

  • A、

喜悦

 

  • B、

旷达

 

  • C、

焦虑

 

  • D、

忧伤

 

3

《老人与海》是()的作品。A

  • A、

海明威

 

  • B、

勒维纳斯

 

  • C、

巴斯奈特

 

  • D、

克莱齐奥

 

4

文化传统是对“已成之物”不断进行诠释的“将成之物”。() 正确

 

5

在哲学家勒维纳斯看来,他者最不能被人理解的一面,是值得被重视的。()正确

 

6

对不同话语的对话问题,最好的解决方案是用自己的话语去说服、同化他人的话语。()错误

 

1.3 新的时空观念

1

下列哪部作品不是王国维的著作?()C

  • A、

《人间词话》

 

  • B、

《曲录》

 

  • C、

《柳如是别传》

 

  • D、

《观堂集林》

 

2

中国首部《中国文学史》的作者是()。D

  • A、

郑振铎

 

  • B、

鲁迅

 

  • C、

王国维

 

  • D、

黄人

 

3

西方的比较文学学界,一直很重视对东方文学的研究,因此在跨文化问题上成果卓著。()错误

 

4

严复是《国闻报》的创办者之一。()错误

 

1.4 比较文学和后现代思潮的转型

1

消解中心与权威,强调碎片化和偶然性,是()的思想特点。D

  • A、

浪漫主义

 

  • B、

古典主义

 

  • C、

现代主义

 

  • D、

后现代主义

 

2

下列不属于“第二次启蒙”的是()。B

  • A、

超越人类中心主义

 

  • B、

遵循工具理性

 

  • C、

推崇文化互补意识

 

  • D、

拒绝抽象的自由观

 

3

法国大革命属于()启蒙。A

  • A、

第一次

 

  • B、

第二次

 

  • C、

第三次

 

  • D、

第四次

 

4

后现代主义既铲除了现代主义的各种壁垒,也为人类生存提供了建设性的蓝图。()错误

 

5

“和实生物,同则不继”中的“继”字,是继续、发展的意思。()错误

 

2.1 中国比较文学的起源(上)

1

“民智不开,则守旧维新两无一可”出自()。B

  • A、

梁启超

 

  • B、

严复

 

  • C、

谭嗣同

 

  • D、

康有为

 

2

“欲新一国之民,不可不先新一国之小说”出自()。D

  • A、

《文学改良刍议》

 

  • B、

《摩罗诗力说》

 

  • C、

《俄罗斯革命之影响》

 

  • D、

《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》

 

3

中国第一部较为系统的语法著作是()。C

  • A、

《中国文法要略》

 

  • B、

《说文解字》

 

  • C、

《马氏文通》

 

  • D、

《文心雕龙》

 

4

严复曾认为,西方文化具有自由为体,民主为用的特点。()正确

 

5

根据《涵芬楼新书分类目录》记载,戊戌变法至1911年,中国出现的翻译小说已达600余种。()正确

 

2.2 中国比较文学的起源(下)

1

中国的比较文学始于()。B

  • A、

诗歌革命

 

  • B、

小说翻译

 

  • C、

留学生运动

 

  • D、

政府外交

 

2

下列哪位先生著有《中国文学研究》,并在书中对林纾做出高度评价?()C

  • A、

鲁迅

 

  • B、

黄人

 

  • C、

郑振铎

 

  • D、

胡适

 

3

下列被称“清末怪杰”的是()。D

  • A、

严复

 

  • B、

章太炎

 

  • C、

梁漱溟

 

  • D、

辜鸿铭

 

4

“言之无文,行之不远”中的“文”,是指要有实际的内容,要言之有物。()错误

 

5

林纾曾对中西小说在叙述方式上进行过比较。()错误

 

2.3 汇通古今中西文化的先行者:王国维(上)

1

王国维曾翻译了元良勇次郎的著作()。B

  • A、

《哲学概论》

 

  • B、

《伦理学》

 

  • C、

《西洋伦理学史要》

 

  • D、

《西方哲学史要》

 

2

“肩住黑暗的闸门,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”出自()。A

  • A、

《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》

 

  • B、

《摩罗诗力说》

 

  • C、

《文化偏至论》

 

  • D、

《狂人日记》

 

3

王国维曾写了(),以康德的知识论来检验中国关于性善性恶的讨论。C

  • A、

《屈子文学之精神》

 

  • B、

《论哲学家与美学家之天职》

 

  • C、

《论性》

 

  • D、

《原命》

 

4

王国维认为有很多中国传统诗歌充满对灵魂的拷问,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。()错误

 

5

王国维曾在《国学丛刊序》中提出,中国的问题在于没有学问,而非中学还是西学之争。()错误

 

2.4 汇通古今中西文化的先行者:王国维(下)

1

下列哪部著作中的主人公为了换取知识而将灵魂出卖给魔鬼?()C

  • A、

《奥德赛》

 

  • B、

《少年维特之烦恼》

 

  • C、

《浮士德》

 

  • D、

《笑面人》

 

2

王国维认为,《红楼梦》中有三个人物做到了拒绝生活的欲望,他们是()。A

  • A、

贾宝玉、惜春、紫鹃

 

  • B、

贾宝玉、迎春、紫鹃

 

  • C、

贾宝玉、林黛玉、袭人

 

  • D、

贾宝玉、探春、林黛玉

 

3

侯方域是()的主人公。C

  • A、

《牡丹亭》

 

  • B、

《梧桐雨》

 

  • C、

《桃花扇》

 

  • D、

《西厢记》

 

4

在《红楼梦评论》中,王国维认为《红楼梦》是偏向政治和国家的,《桃花扇》是偏向哲学和美学的。()错误

 

5

王国维阅读了叔本华的著作后,相信宗教的力量可以拯救人类的痛苦。()错误

 

3.1 中国比较文学的奠基者:鲁迅(上)

1

下列哪部作品不是鲁迅的著作?()D

  • A、

《野草》

 

  • B、

《华盖集》

 

  • C、

《中国小说史略》

 

  • D、

《管锥篇》

 

2

在鲁迅看来,()是“个人主义之至雄杰者”。C

  • A、

歌德

 

  • B、

叔本华

 

  • C、

尼采

 

  • D、

苏格拉底

 

3

对“故今之所贵所望,在有不和众嚣,独具我见之士……”这段话,理解不正确的是()。C

  • A、

鲁迅认为大众往往多随大流,无法看清楚世界

 

  • B、

鲁迅认为中国最需要的是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

 

  • C、

鲁迅认为只有让超人统治庸众,才是出路

 

  • D、

鲁迅认为无论世人如何褒贬,有独立见解的人都不会轻易改变自己的想法

 

4

鲁迅曾认为,十九世纪的欧洲文明里,至伪和至偏的就是物质和众数。()正确

 

5

鲁迅认为,要发展古老中国,首在引入西方物质文明的手段进行国家建设。()错误

 

3.2 中国比较文学的奠基者:鲁迅(下)

1

之所以称鲁迅是中国比较文学的奠基者,其原因不包括()。B

  • A、

鲁迅首先提出“比较”的思想

 

  • B、

鲁迅提倡由进化论衍生而来的社会达尔文主义

 

  • C、

鲁迅批判地接受了很多西方思想

 

  • D、

鲁迅进行了多种跨文化的研究

 

2

关于“取今复古,别立新宗”这句话,不正确的是()。C

  • A、

这句话提出了比较文学发展的根基

 

  • B、

这句话出自《文化偏至论》

 

  • C、

这句话与弱肉强食的进化论一脉相承

 

  • D、

这句话要求我们要在时间、空间两个坐标上考察一切的文化现象

 

3

《摩罗诗力说》中的“摩罗”,意思是()。B

  • A、

天神

 

  • B、

魔鬼

 

  • C、

湖畔诗人

 

  • D、

浪漫派

 

4

进化论和尼采,是对鲁迅影响最大的两大思想来源。()正确

 

5

鲁迅在写《朝花夕拾》时,其要旨在于研究立意在反抗,指归在动作的这一类主题。()错误

 

3.3 中国比较文学的奠基者:陈寅恪

1

在陈寅恪看来,李唐一族之所以兴盛,最主要原因是()。C

  • A、

贤臣众多,政治开明

 

  • B、

发展生产,兴修水利

 

  • C、

引进吸收外族文明

 

  • D、

对外扩张,积累财富

 

2

在佛教最初传入中国时,其吸收学习的方法是()。B

  • A、

格物

 

  • B、

格义

 

  • C、

援释入儒

 

  • D、

援释入道

 

3

在《中国哲学史》中提出的“道教之真精神,新儒家之旧途径”,是指既要吸收外来学说,也不能忘记民族的文化。()正确

 

4

陈寅恪是中国现代最负盛名的历史学家、语言学家、古典文学家,著有《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》《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》等。()错误

 

3.4 五四运动与三个派别

1

五四运动时期三个不同的学术流派包括()。B

  • A、

民粹派、复古派、自由派

 

  • B、

激进派、自由派、学衡派

 

  • C、

民粹派、自由派、甲寅派

 

  • D、

学衡派、甲寅派、民粹派

 

2

在“昌明国粹”上,学衡派的认识不包括()。C

  • A、

新旧乃相对而言,没有绝对界限

 

  • B、

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不同,不能完全以进化论为依据

 

  • C、

应该以西学的思想来阐释中国的国学

 

  • D、

历史有“变”有“常”

 

3

学衡派与激进派的不同,不包括()。D

  • A、

学衡派认为对西学首先是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,再进行选择性吸收

 

  • B、

学衡派认为引进西学时要与中国文化传统契合

 

  • C、

学衡派认为要了解中国传统学术的基础,不要菲薄中国的学问

 

  • D、

学衡派认为引进大胆假设、小心求证的科学传统是第一要务

 

4

《学衡》杂志于1911年由吴宓、梅光迪等人领导创刊,“昌明国粹,融化新知”是学衡派宗旨之一。()错误

 

5

国粹派与学衡派不同,对于国学,前者强调保存,后者强调发展。()正确

 

4.1 学科的发展之朱光潜(上)

1

朱光潜对中国比较文学的贡献不包括()。C

  • A、

提出一切价值都由比较得来

 

  • B、

要尊重被比较者的特点和来龙去脉

 

  • C、

主张大胆假设,小心求证

 

  • D、

主张大胆假设,小心求证

 

2

关于文学研究的基础,朱光潜的理解不包括()。D

  • A、

根本不知是精神上的残疾

 

  • B、

知得不正确是趣味低劣

 

  • C、

知得不周全是趣味狭窄

 

  • D、

“知”是“行”的前提

 

3

文学批评家瑞恰慈是()理论的创始人之一。B

  • A、

接受美学

 

  • B、

新批评派

 

  • C、

陌生化

 

  • D、

现象学

 

4

朱光潜是现当代著名美学家、文艺理论家,著有《悲剧心理学》《文艺心理学》《西方美学史》。()正确

 

5

钱钟书的文章《谈趣味》,讨论了中西文艺比较的问题。()错误

 

4.2 学科的发展之朱光潜(下)

1

胡适曾在北大任职时,因为看了朱光潜的()而邀请其到北大讲学。()C

  • A、

《西方美学史》

 

  • B、

《悲剧心理学》

 

  • C、

《诗论》

 

  • D、

《谈艺录》

 

2

关于朱光潜对中西诗学比较研究的观点,不包括()。D

  • A、

用多种实例陈述文学现象的同或异

 

  • B、

进一步分析差异背后的社会、历史、道德原因

 

  • C、

要努力避免片面性和绝对化

 

  • D、

中国诗歌之所以不同于西方,注重个人主义的传统是重要因素

 

3

朱光潜认为,西方的诗比中国诗深广,因为前者有更深的哲学、宗教基础。()正确

 

4

朱光潜指出,西方的爱情诗善于“怨”,而中国的爱情诗善于“慕”。() 错误

 

5

朱光潜指出,西方诗中的柔和中国诗中的刚都不是它们的本色特长。()错误

 

4.3 学科的发展之宗白华(上)

1

关于宗白华,说法不正确的是()。D

  • A、

他的处女作与哲学有关

 

  • B、

宗白华曾写过《为什么要爱国》

 

  • C、

他青年时就有了贯通中西,重塑中国文化精神的追求

 

  • D、

他曾在23岁时远渡日本留学

 

2

宗白华对中国比较文学的贡献,描述不正确的是()。D

  • A、

他强调立足中国,返本开新

 

  • B、

宗白华学术研究的出发点是建立新的中国文化体系

 

  • C、

他提出更新文化的重点是寻求解决一代人的心灵问题

 

  • D、

他强调从西方的理论出发,再反过来追寻中国文化的精华

 

3

关于宗白华对文化的观点,不包括()。D

  • A、

西方文化崇尚力量

 

  • B、

中国文化以中庸柔和为美

 

  • C、

中国艺术是中国文化史最中心、对世界最有贡献的一个方面

 

  • D、

重建中国文化精神,最重要的是从社会制度改革入手

 

4

“拿叔本华的眼睛看世界,拿歌德的精神做人”,指的是即使在令人悲观的世界里,也要奋发图强地做人。()正确

 

5

李泽厚在《美学散步》的序中,认为宗白华偏于西方科学,而朱光潜更像一位中国古典诗人。()错误

 

4.4 学科的发展之宗白华(下)

1

关于《论<世说新语>和晋人的美》,不正确的是()。A

  • A、

唐代体现了中国最早的文化灵魂上的解放

 

  • B、

人心的美丑,高贵与残忍,在魏晋时期得到了极致的表现

 

  • C、

魏晋之美表现在人格上的自然主义和个性主义

 

  • D、

唐代在思想上已受到儒、佛、道三教的支配

 

2

关于“肩住了黑暗的闸门,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;此后幸福的度日,合理的做人”,正确的是()。B

  • A、

此语出自宗白华

 

  • B、

提出的问题与教育有关

 

  • C、

此语出自《美学散步》

 

  • D、

其思想与《弟子规》相似

 

3

宗白华认为,晋人之美不包括()。C

  • A、

酷爱精神自由

 

  • B、

唯美的人生态度

 

  • C、

以孝道为最重要的行事依据

 

  • D、

以赤子之心为道德基础

 

4

鲁迅曾在《二十四孝图》中批判卧冰求鲤、郭巨埋儿等关于“孝”的故事。()正确

 

5

宗白华谈到尼采时,认为“生命的两境”由酒神和日神象征,酒神象征着生命的节制,日神象征着生命的涌流。()错误

 


上方为免费预览版答案,如需购买完整答案,请点击下方红字

点击这里,购买完整版答案


多数尔雅课程的期末题目是从平时的课后题目随机抽取的,可以打开购买的章节测试答案,快速查找,详情可以点击下方红字查看。 少数课程的期末题目不是从章节测试题目抽取,则无法快速查找,你可以选择人工代做。

点击这里,查看期末考试操作方法

点击这里,联系客服期末代做!


为了方便下次阅读,建议在浏览器添加书签收藏本网页

添加书签方法:

1.电脑按键盘的Ctrl键+D键即可收藏本网页

2.手机浏览器可以添加书签收藏本网页

多元对话比较文学概论尔雅答案2024版100分完整版第1张

多元对话比较文学概论尔雅答案2024版100分完整版第2张


如需获取更多网课答案,可在浏览器访问我们的网站:http://www.mengmianren.com/

多元对话比较文学概论尔雅答案2024版100分完整版第3张

多元对话比较文学概论尔雅答案2024版100分完整版第4张

注:请切换至英文输入法输入域名,如果没有成功进入网站,请输入完整域名:http://www.mengmianren.com/


我们的公众号

打开手机微信,扫一扫下方二维码,关注微信公众号:萌面人资料铺

本公众号提供各种网课答案以及大学学习资料

多元对话比较文学概论尔雅答案2024版100分完整版第5张


萌面人优惠券:一键领取淘宝,天猫,京东,拼多多无门槛优惠券,让您购物省省省,点击这里,了解详情


陛还镶铂电废惠步科掣管韩臼